奇怪,司马懿究竟如何做到“养子孙成龙”的?
2018-01-26 18:46:2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奇怪,司马懿究竟如何做到“养子孙成龙”的?

文/孙海岗

1

三国时期,中国还没有搞科举考试。

那时的人们,要想当官,必须依靠高官推荐。

在那个时代,科技落后,物质短缺,官位稀少,灾荒连连,战乱不断,人们为了生存,必须抱团。

怎么抱?跟谁抱?

抱团的基础,是血缘,就形成家族。家族中如果连出贵人,就形成士族。士族扩张力量,就与其他士族联姻。

士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力量,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插自己士族里面的人。

因此,那时候的官,不需要正规考试,只需要通过选官机构主管的面试即可。

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魅力所在。

尽管那时候的官员,不需要正规考试,但士族要想保住地位,在正常情况下,也必须推选有才干的人。

进入三国这种乱世,有无足够数量的杰出人才,就成为一个士族崛起或衰落的最关键因素。

2

三国争霸,为何花落司马家族?

除了司马懿能忍能熬能长寿,也与司马懿杰出的育儿术有关。司马懿的儿子中,有将帅甚至帝王之才的,有司马师和司马昭。

孙子中的杰出人才,则有司马炎。

司马懿去世以后,如果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控不住局面,大权给曹家的人夺了去,司马炎就绝对没有问鼎天下的机会。

司马炎如果是个蠢才,就算夺了曹家天下,也无法驾驭钟会和邓艾这两个枭雄,说不定会听任钟会邓艾割据西蜀。

更无法灭掉吴国完成祖国一统了!

一部《三国演义》,唯一做到望子成龙,并且真正做到“养育子孙成龙”的,就是司马懿。

在养育子孙方面,同时代的其他人,都没他这么成功!

比如诸葛亮,因为不舍得带子孙上战场,结果当邓艾的骑兵逼近成都,诸葛瞻父子数战而败,中计殉国。

曹操倒是舍得带曹丕曹植上战场,可只顾让两个儿子读书作文了,不知道在情感上照顾他们,使得他们严重缺爱,高的他们长期压抑,动辄饮酒,身体素质很差。

刘备的儿子刘禅,只会被诸葛相父交代的文章,唯一的强项,是识时务,懂装傻,会保身。

孙权的寿命也很长,可惜子孙不行。唯一一个聪明的吴主孙亮,却只有对付太监的小聪明。

钟繇的儿子钟会够牛叉,最终也因看不清形势,而身死异乡。

3

那么,司马懿究竟是如何养育子孙的?

首先,是要他们好好读书啦。当时的士族子弟,如果能精通当时的经典著作,就算成不了一方霸主,也能扮演好普通官员的角色。

司马师司马昭以外的其他子孙,个个身居要津,不读点书,哪能应付得过来?

其次,读好书,只能成为一个供人驱使的普通人才。要想成大材,需要真刀真枪的实战磨练。

司马懿挑选了两个儿子重点锻炼,一个是司马师,一个是司马昭,这就是我们看三国,动辄看到司马懿身边“左有司马师,又有司马昭”率兵杀出的描写。

司马师和司马超长期跟着司马懿冲锋陷阵,不但可以将所读的兵书用到实际,还可旁观学习司马懿的韬略智慧,更可锻炼两个人的综合素质,最终,他们都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领袖级人才。

第三,是朝堂政治的训练。

光会打仗,那只是一勇之夫。

司马懿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很小的时候,就安排他们两个跑腿于各个机构之间,这就让他们提前体验到官场的逻辑和规则。

逼子孙读经典,让子孙去干活,带子孙上战场,领子孙混官场,一句话,舍得用子孙,让子孙在大小事务中磨炼成长,才是司马懿成功养育子孙的大秘密!

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